新华社贵阳10月23日电题:山清水秀家园美 水甜路宽气象新——贵州着力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新华社记者杨洪涛、汪军
青瓦白墙雕花窗的民居、干净整洁的通村入户路、雅俗共赏的文化墙……走进贵州习水县境内的一个个乡间村落,一幅幅生态优美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现在不仅路修好了,家里的厕所、厨房也都改好了。村里还建有垃圾池,垃圾有人管、有人运。”习水县东皇街道白坭村村民王超富说,过去垃圾遍地、又脏又臭的情况不见了。
村民说,过去,我们这里房屋破旧、污水乱倒、柴草秸秆乱堆、牛羊到处跑……
近年来,当地政府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农村特色,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危房改造。如今,习水各地农村面貌已焕然一新。
习水县只是贵州省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从2013年起,贵州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目标,深入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地区延伸。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贵州累计投资超过1800亿元,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偏远贫困山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小康路”纵横交错、“小康水”润泽山乡、“小康电”安全可靠、“小康房”经济实用、“小康讯”沟通内外,“小康寨”更是赏心悦目……各地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以“显山、露水、留白”的手法建设滨水型、伴山型、田园型、依山傍水型村落。
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乡村的基础条件改善了,生态条件变好了。
“环境美”逐渐带来了“发展美”,一些偏远的乡村也在慢慢恢复生机。
一半是溪水,一半是碧玉;半山是绿树,半山是云雾。走进铜仁市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太平镇寨抱村,映入眼帘的满是这样的风光。
今年24岁的陈阳经营一家烤豆腐店,不在美食城,也不在小吃街,而是选择在太平镇寨抱村八闹沟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自己种的豆子,磨豆腐的水就是山泉水。”他说,别看地方不处闹市,但平均每天吸引五六桌游客。每逢周末,不少游客自驾游来到八闹沟,陈阳和妻子忙不过来,母亲也来帮忙。去年,他毛收入10多万元,今年生意比去年还火。
今年3月,贵州又提出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按照规划,贵州将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0项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全省实现分类建设8000个以上精品型村庄、 3万个以上提升型村庄、10万个以上普及型村庄。到2020年,全省形成点线面结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