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黑龙江秋收时,广袤的黑土地上,从垦区农场到农村合作社、种粮大户,到处是火热的收获景象。东部建三江稻田地里,大型机械吐出金黄的麦粒;西部兰西县农家院里,玉米棒子被堆成了小山……
丰收画卷映衬了黑龙江农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黑龙江围绕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这一总目标,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巩固。
提升生产力促“藏粮于技”
秋收时节,在黑龙江垦区八五二农场的沃野上,一台克拉斯770收获机械正在卫星导航的指引下进行玉米收获。这台联合收割机每小时作业面积近80亩,不仅能同时脱粒、粉碎秸秆,还能记录收割玉米的重量、水分、收割面积等信息。
从镰刀、小四轮,到GPS定位的大马力农机,五年来黑龙江持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截至2016年底,黑龙江省农机机械总动力达到5634.3万千瓦,比2011年增长37.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5.9%,居全国第一。
大机械作用大,“小机器”作用也不小。秋收前夕,在甘南县兴十四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里,智能监控系统监测着园区内作物的成熟度。靠着田地里的各种传感器,田间的温度、湿度、风力等数据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
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黑龙江启动建设玉米、大豆、水稻、农机装备等6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开展育种、栽培等关键技术攻关,各类综合技术推广面积达1.9亿亩(次)。
规模化经营拓现代农业之路
在绥化市永安镇永兴村大成福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地里,收割机正来回穿梭。合作社理事长贾洪涛说,今年种植水稻近3万亩,这些地以前由600多户农民分散经营。合作经营之后,合作社仅铲除的田埂以及对地边地角的充分利用就增加了100多亩地。
五年来,黑龙江把发展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农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截至2016年底,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总数达到1359个,比2011年增长143.6%,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总数突破20万个,带动200亩以上的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1.3亿亩。
随着土地规模经营不断深入,“聚聚土地、用用机器、分分红利”的传统方式已经“跟不上形势”。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黑龙江的农民开始在产业化经营体制机制上寻找新路。
在桦南县梨树乡大胜村,村里的15户农民以1200亩土地经营权入股桦南圣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有机水稻基地,土地经营权总作价960万元,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了公司股东。等到年末,农民可参与股东分红。
通过带地入社、土地经营权入股、引入工商资本加入龙头企业发展股份制经营等模式,今年黑龙江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已达335万户,比2011年增长了11%。
供给侧改革解农民种田“三问”
在当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基础上,黑龙江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快由满足“量”向更加注重“质”转变,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部分玉米种植户收益减少,“种什么”一度成为许多农民面临的困惑。
海伦市新北香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浩,将解决“玉米难题”的方向放在了鲜食玉米上。“同样是玉米,过去一穗卖1块钱,现在一穗卖5块钱。”王浩说,与普通大田玉米不同,鲜食玉米更加符合市场需求,销售“供不应求”。
种什么有了眉目,怎样才能种得好?五年间,绿色有机农业成为黑龙江的一张“名片”。2017年,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7600万亩,比2011年增加1170万亩。五年来,全省投向绿色食品产业的社会资金已达500多亿元。
生产绿色有机食品需要在种植环节严格把关。黑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化肥、农药、除草剂“三减”行动,农业“三减”示范面积今年达到3054万亩,比上年增加1814万亩。
种得好了,如何才能卖得好?黑龙江引导广大农民投身农产品营销,并打造特色优质品牌。
电商营销、展会营销、创新交易模式营销……以往“只管种不管收”的黑龙江农民,如今越来越懂得“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五年来,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黑龙江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大型展销活动40多次,展销产品近1万种,签约额80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