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吴,今年这块地的柚树结果量还是和去年差不多,一亩地4000多斤,产量一直都上不去,这是咋回事哟?”老果农俞中林着急地问。“可能是环割没有做到位,影响了产量,明年我亲自示范给你看。”“小吴,你看一下我这树前年栽的,今年要修剪不?”“新手”贫困户陈德木请教道。
眼下,武隆鸭江镇双河园村柚子园的柚子已经采摘结束,果农们正忙着管护果树,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纯清的到来,显然很受大家的欢迎。
吴纯清说,这次到双河园村,主要是指导农户注意柚子采摘后的修剪、病虫害预防等秋冬管护技术。自从去年院里派她到双河园村进行精准扶贫,除了定期给果农们培训梨子、柚子等水果的种植技术,每当果树生长的重要节点,她都会来,“因为到地里看了,才踏实,这关系到他们一年的收成。”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吴纯清扶贫的双河园村虽隶属于武隆区鸭江镇,但却处于武隆、涪陵两个区之间,开车到这两个地方都需要一个多小时。
一条小河将双河园村分成两部分,沿河一带的气温常年在16℃~40℃,无降雪、霜冻,适宜果树种植,但也容易发生水灾。2016年一场暴雨,河水暴涨,令沿河农户的生猪、鱼苗池等养殖物损失惨重。另一部分居民生活在海拔25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通往这些地方的山路还没硬化,十分难走,主要种植红苕、水稻、玉米等作物,但每年都会缺水,影响农民的收成。“双河园村虽然农业用地有上万亩,但土地比较贫瘠,加上水旱灾害都容易发生,所以,贫困户仍然较多。”鸭江镇副镇长卢荣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据了解,村里2015年有建卡贫户66户,通过产业、搬迁安置、医疗救助等方式扶贫后,至今还有11户人家没有脱贫。
为了让这些村民从根本上脱贫,并将双河园村打造成产业精准扶贫的先进村,市农科院组建了一个专家顾问团,对全村的扶贫产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依托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主体,搞好传统种植养殖(柚子、梨、生猪),引进特色产业(苕粉加工),借助鸭江小三峡的开发机遇,突出新型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形成地域明显的特色品牌和成熟产业链,并积极带动贫困户参与到这些产业中,实现增收脱贫。
“我们不仅仅着眼于通过扶持一些产业,传授一些技术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还会将扶贫产业融入到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中来考虑。双河园村的产业基础比较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汉平’系列农产品品牌,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全村整体、长远的发展。”市农科院产业处负责人赵春雁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打造“汉平”系列林果
据介绍,双河园村的“汉平”蜜柚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品质优良、口感较好,近年来借助电商平台,“汉平”蜜柚名声大振,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常常供不应求。
为此,包括贫困户在内的许多农户纷纷加入种植。但由于柚子挂果周期长,农户们在柚子树的修剪、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风险规避等方面仍按照传统经验操作,缺乏专业的技术和知识,经常遇到问题不晓得原因和解决方法。
“我们种的树长势旺,就是结果量差、个头也不大,一直都不晓得原因,直到小吴来了才晓得。”带领果农种了几十年柚子的老村支书陈德福说。
“柚子结果主是在中下部,你们种柚子生怕树长不高,舍不得修剪,当然产量就低、个头也不大。”吴纯清说出症结。“现在晓得了,今年一定按照你教的方法修剪柚子树。”陈德福点头保证道。
吴纯清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每次到双河园村来,都会被果农们围住,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问不停。虽然有些累,但她觉得很高兴,因为“付出已经有收获了”。
“以前,我都不疏花疏果,柚子个头一直不大,后来小吴告诉我们原因和方法后,今年我们的果子大了不少,收购价2.5元一斤,光柚子就有20多万元的收入呢。”村民何胜兰高兴地说。
有收成的高兴,还没开始收成的也开心。“我的树明年才挂果,通过跟着小吴在院坝里学,在地里看示范,现在我也晓得该如何拉枝、修整、打顶等一系列柚子技术了,种植起来更有底气了。”陈德木说。
未来三年,除了汉平蜜柚种植面积将由现有的1200亩扩展到2400亩外,该村梨、枣、苗圃等也将形成一定规模,预计发展梨子600亩,猪腰枣130亩,苗木基地400亩。
工厂化加工红苕粉
除了生产“汉平”蜜柚、皇冠梨等水果外,当地还产红苕粉。
卢荣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制作苕粉在双河园村有上千年的传统,家家户户都会生产苕粉卖,村里每年都会种上万亩的红苕。但由于从“原料—加工—销售”都是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偏小、效率低,且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形成品牌,利润往往得不到保障。“我们都会制作苕粉,一天一个人可以产100多斤,做好后就等贩子来收,一斤卖七八元钱,有时多点、有时少点,能赚几个算几个钱。”贫困户雷中华说。
据市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曾志红介绍,去年,他们刚到这个地方,便被当地的苕粉加工吸引。“这个产业是可以做大做强,形成有地理特色的品牌,只是需要引进有市场意识的企业来做。”
最终,武隆彤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落户当地。如何建厂、厂房标准是什么、选什么型号的设备机器、分几期投入、生产量多少……每一个环节曾志红都带着所里的人一一参与。
“我们虽是做农业的,但之前还没有涉及过农产品加工,幸好有这些专家们提供技术支撑,要不然也不敢做。”彤阳公司的负责人黄守林说。
走进公司厂房里,工人们在有序操作,只见一个工人将一盆打好的红苕桨持续地倒进机器口,一分钟后就在机器另一端出来亮晶晶的苕皮,工人们就将这些冒着热气的苕皮放到架子上冷却。“差不多冷却二十多分钟,就可以切割了,不需要在太阳下晾晒。通过这套设备一天可以生产2吨多的干苕粉,相比人工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且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品质有保证。”市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高飞虎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据高飞虎介绍,今年是当地工厂化加工红苕粉的第一年,公司已经和许多种植户签订了红苕生产订单,保证了原料供应,“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已经初步形成。附近的农民不仅可以到公司打工,还可以在家种红苕卖。
“公司才刚起步,工人不多,只有十几个,但我们请工人都是优先考虑贫困村民,这是到这里建厂的条件。”黄守林说。
曾志红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下一步将整合全村苕粉加工资源,建立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苕粉生产基地,扩大红苕种植面积,到2020年,发展优质红苕4500亩;对村民进行苕粉生产的技术培训,实现年加工红苕粉条1万吨,建立起集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于一体的苕粉生产经营体系,争取“汉平”苕粉品牌在全市甚至全国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