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大足区珠溪镇八角村小,康清秀老师在给三个孩子上语文课。记者 苏思 摄
“秋的拼音是qiu,q是声母,iu是复韵母。跟着我读:qiu,秋天……”10月17日早上9点,大足区珠溪镇八角村小的教室里,在老师康清秀的带领下,孩子们正在一字一句认真读书。
八角村小建于1950年,曾经有6个年级、数百名学生。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里人口越来越少,学生也越来越少了。
虽然八角村小的学生很少,但其办学质量、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提高,它是大足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果没有这所村小,娃儿到中心校读书要走一两个小时
八角村小坐落在村委会旁边,校舍面积共300多平方米。从校门走进去,左右两边分别是教室、图书室、活动室、厨房等,尽头是一个小小的操场。
“八角村地广人稀,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00人左右。”八角村村委会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村子距离珠溪镇场镇大约6公里,如果村里的娃儿到镇上的官仓中心小学读书,早上6点就得起床,然后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校。
现在八角村小的3名学生中,唯一的一名女生陈思琪,走半个小时到校;陈川离学校最远,爸爸每天骑摩托送他上学;李东旭最近,只需要走几分钟即可到校。
通过网络找资源,带孩子们一起学习
今年40岁的康清秀是2004年到八角村小教书的。如今,她是八角村小唯一的老师,同时还是炊事员、卫生员。
“每个课间十分钟都得安排利用好。”康清秀说,早读课后的十分钟,她得赶紧把昨天布置的家庭作业改出来;一、二节课后的十分钟,要把做营养午餐的肉、菜切好;第三节课后的十分钟,把饭蒸上。“这样才能保证第四节课后学生能尽快吃上午饭。”
尽管八角村小只有1名老师3名学生,但教学设施却很齐备。重庆日报记者在教室里看到,讲台旁边有一台42英寸的大彩电,可接收卫星和网络信号。
“这段时间因为下雨,我们在维修教室,线路断了。”康清秀说,自己平时常常通过多媒体设备,在网上查找相关课件,“还有音乐、美术方面等课程,我也通过网络找资源,带孩子们一起学习。”
那束漂亮的绢花,是她最珍视的礼物
“八角村小的教育教学条件,一点都不输于中心校。”官仓中心小学校长何启财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几年前,学校扩大了操场面积;最近又花了几万元将学校的房梁、瓦片全部更换。在图书配备、教辅用具等方面,官仓中心小学也给予八角村小相应补贴。
八角村小的学生读完三年级后,就会转到官仓中心小学。“在三年级时,八角村小会开设英语课。每周,官仓中心小学会派英语老师来‘走教’。”何启财说,无论教学条件、硬件设施,八角小学样样达到了标准化、均衡化。不仅如此,在八角村小,学生们的学习成绩都挺不错。在康清秀刚送走的上个三年级班,有个从外地转回来读书的学生,之前语、数测试只能考十几分,后来能达到八九十分了。
康清秀也得到学生们深深的喜爱:他们会偷偷在讲台上给康老师放一块蛋糕;在他们的画笔下,最爱画的是康老师;课余时间,他们最爱和康老师打球、踢毽子……
“去年教师节,三年级的学生们像变戏法一样送给我一束绢花。”康清秀说,她把那束漂亮的绢花放在宿舍里,那是她最珍视的礼物。
“村小离场镇那么远,他们一定是提前去买好的。”康清秀红着眼眶说,只要村里有学龄儿童,自己就会在这里教下去,“山里的孩子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教给他们知识,让他们长大后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