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10时,东港一处码头,一艘装载人工鱼礁的轮船从这里出发,驶往大鹿岛东南海域。“这些人工鱼礁投放到海里,给海里的鱼虾蟹贝当‘别墅’。”丹东东港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丹东海域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目前已经陆续投放了5期人工鱼礁,今年从7月份开始又陆续启动人工鱼礁投放工作,计划投放4150座。
东港市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盛产牙鲆、中国对虾、梭子蟹、杂色蛤等140多种水产品,是黄海北部海洋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之一,是国家级出口贝类质量安全示范区和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区。去年,全市海水增养殖产量分别占水产品总产量和总产值的49.8%和25.5%,成为丹东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据介绍,2010年,丹东首次启动人工鱼礁区建设,开始在大鹿岛东南海域投放人工鱼礁。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累计投资2780万元,共投放礁体3916座,形成礁区面积666公顷,为海洋生物提供了繁育、栖息场所。2016年被列为国家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示范区,新增投资3000万元,建造人工鱼礁4150座,新增投礁海域621.9公顷,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投礁工作。
在人工鱼礁建设中,东港市海洋渔业部门还尝试在人工鱼礁区投放贝壳等进行二次造礁,累计底播海参500万头、赤贝5000万枚、海胆40万个,增加了礁区渔业资源。据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调查分析显示,礁区内外渔业资源量均有大幅提高,鱼类种类增加1.5-2倍,渔业资源量增加2-4倍。礁区的建成,也对修复渔业资源和发展当地休闲渔业起到积极作用。
几名渔民告诉笔者,在人工鱼礁投放区周边海域,渔民们捕捞的鱼类数量、种类、个头明显高于其他海域,增殖的海参、美洲帘蛤等长势良好。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工鱼礁上大量附着孳生甲壳类、贝类、多毛类幼虫等多种生物,可诱集鱼类索饵,吸引鱼类集结。
贝类是丹东近海传统水产养殖品种,品质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近几年来,丹东贝类底播增养殖发展迅速,目前已达到89万亩,产量28万吨,是丹东海洋牧场建设的支柱产业。以前丹东贝类养殖区域主要局限于滩涂,每年产量仅5万吨左右。近年来,我们尝试在浅海进行贝类底播增殖并取得成功,使浅海资源得到有效利用,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都投放了贝类苗种,基本实现了满贝化,平均亩产315公斤,最高亩产过吨,成为丹东海洋牧场建设的大“粮仓”。
东港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他们把海洋牧场建设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了2016-2020年发展规划。在贝类底播增养殖上,将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作为贝类底播增养殖区纳入海洋功能区划;在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上,科学确定适宜放流的品种、时间及水域,提高放流苗种的成活率和效益;在人工鱼礁建设上,制定了适合丹东海域特点的人工鱼礁建设方案和技术规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鱼礁区作用,最大限度地恢复海洋生态环境。
据了解,现代海洋牧场是海洋渔业的发展方向,而人工鱼礁建设是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与渔业部门将通过人工鱼礁建设,带动苗种基础设施建设、海洋牧场技术引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近海生态立体增养殖、近岸综合养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