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杨维成、刘元旭、李鲲
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照常从大神堂村登陆天津时,这个“天津最后的渔村”却已没有了炊烟袅袅的景象,渔港里,不少没有出海的渔船在静静地停靠着。
大神堂村是天津地理位置最东部的一个行政村落,隶属天津滨海新区寨上街道,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是津门第一缕曙光首照的地方,也是天津最后的渔村。
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改善渔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2016年年中,酝酿了多年、又反复讨论修改了两年之久的大神堂村拆迁工作正式启动,村民通过宅基地换房以及补贴等政策纷纷就近搬入汉沽城区。
日前,当记者驱车进入这个村落,随处可见绿网苫盖的拆迁工地。据寨上街道办主任刘恩礼介绍,大神堂村目前有户籍人口约2200人,人均年收入约1.5万元,该村列入滨海新区棚户区改造,现村民住宅已完成拆迁95%以上。
“海上捕捞很辛苦,平均每条船一年的纯收入也就六七万元,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不愿意做这个营生”。大神堂村党支部书记姜茂国说。
但对于很多打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鱼的渔民来说,离得开家园,却一时离不开海洋。大神堂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宽广告诉记者,目前全村仍有渔民三四百人。
正值开渔季节,记者去的那天,渤海湾涨潮时间约在下午两三点,站在神港码头,只见大神堂村蓝色的木船队浩浩荡荡地归来。
渔民刘宽伟回来得较早,他的船刚一靠岸,提前联系好的买家便上船称重、装货。这天“收成”不错,海螺、螃蟹、鱼,共打回400多斤,卖了5000多元。但当问及对自然捕鱼的生活有何感觉时,祖祖辈辈捕鱼为生的刘宽伟却说:“不好干”。他告诉记者,“收成”每天并不固定,海里都在下网“圈地”,需要抢占先机才能有所收获。
村民刘宝柱也说:“天津地处渤海湾最里面,而越往海里走,来自各地的捕鱼船越多,大的铁皮船能同时放1200个网笼,海里没多少地方,小船过去一网捞不上多少。”
随着海洋资源的减少和村里住宅的老化,当地政府开始通过城镇化引导渔民转型。搬迁除了能搬到新房还能拿到补偿款,所以,大部分村民都愿意搬走,“眼下虽然没问题,但我们不能指着补偿款过一辈子。”姜茂国说,还得寻找新的出路。
事实上,虽然是天津最后的渔村,但“转型”却是大神堂人几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
第一次转型始于80年代中期,据姜茂国介绍,改革开放后,渔船改为个人承包,村里的船只从70年代的5艘,增长到目前的近200艘。不少村民通过勤劳捕鱼赚到了钱,但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政府不断完善休渔制度并大力保护海洋环境的同时,海产规模化养殖在2000年左右成为大神堂村第二次转型的出路。姜茂国告诉记者,1998年,他的养殖场成立,从养鱼苗发展到养成鱼,年产值曾经达2000多万元。不少年轻人都到村里的几家养殖场和渔网厂就业,收入都不错。但随着成本上升和鱼价的下跌,海产养殖也遇到了瓶颈,姜茂国的养殖场2016年的产值只有不到400万元。
随着搬迁工作的推进,村民纷纷搬离世代生活了500多年的土地,大神堂又一次走到了必须转型的路口。
伴随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各级政府都在为大神堂的转型谋篇布局。
2015年底,农业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中,大神堂海域海洋牧场榜上有名,计划使用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300万元,同时安排市级统筹资金100万元,实施人工鱼礁建设。
刘恩礼告诉记者,这个海洋牧场建好后将有60平方公里。此外,寨上街也正在构思一个特色渔业观光小镇的规划,希望整体旅游开发。
“我觉得,今天的出路仍在海上,得把海洋这个稀缺资源利用好,让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渔民生活得更好。”姜茂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