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禹州市不断深化农村发展改革,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成效明显。目前,该市有村级集体经济的行政村(社区)达到205个,占总村数的31%。计划通过2至3年的努力,实现村村有收入、村村有项目、村有产业的良好局面。
神垕镇杨岭村钧瓷文化体验园项目地下工程和钢架结构已经完成,正在加紧施工;古城镇小集村“三粉”加工企业厂房框架已经建好,正在封顶;朱阁镇小冀庄村农机生产合作社的14台拖拉机、收割机已经买回,即可投入秋收生产;浅井镇扒村水墨瓷都特色农家院正在施工;磨街乡常门村食用菌养殖项目已装菌袋,正在培育菌种……15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定的发展项目,目前已全部启动。
禹州市是河南省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试点县(市),该市从一开始就把这项工作摆在了深化农村发展改革、完善农村社会治理、实现农民共同致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同时,根据全市各村的具体实际,选出15个试点村,先行先干,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创造禹州经验、禹州模式。
禹州市各村的经济基础、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千差万别。在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该市坚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村一策,坚决不搞一哄而上、一个模式和一刀切,积极探索多种发展途径。同时,坚持“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确保其属于全村群众集体。
在经营中,禹州市尊重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搞行政命令,要走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道路。神垕镇杨岭村把上级扶持的160.8万元资金建成集钧瓷体验、制作、培训、演艺、展示于一体的钧瓷文化体验园项目,村集体不参与经营,以每年9万元租赁给杨岭生态农庄,并安置20名村民就业;花石镇河东张村把市里下拨的160.8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互助社44%的股份,投入到效益最好的实佳面粉公司,10年内不得低于投资本金,确保群众集体收入。
该市把发展集体经济与当前的脱贫攻坚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困难群众依靠集体经济发展脱贫致富。
磨街乡常门村、青山岭村和鸠山镇张家庄村地处禹州西部山区,都是省定贫困村,在每个村都建起了500千瓦光伏扶贫项目的同时,又分别发展了集体经济项目。在试点资金的扶持下,常门村建起蘑菇大棚20个,投入平菇菌袋4.5万袋、香菇菌袋2万袋,每天可正常产出菌菇1000余斤,年产值120万元,实现纯利润35万余元,并安置30名贫困人口就业;张家庄村利用本村山泉水富含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的优势,建起了年产桶装水1.5万吨的矿泉水厂,可安排50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