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22日,甘州区花寨乡柏杨树村高原夏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里,热闹非凡,一边是产业工人正在忙碌有序的包装刚刚下地的娃娃菜,另一边村支书鞠兴亲自指挥着装车,准备开往广州市场。“你看看这菜,个头饱满,水分充足,闻着都有一股香甜的菜香味,鞠兴拿着几颗娃娃菜。”饶有兴致的向记者介绍。
跟随鞠兴行走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山是青的,天格外的蓝,水也是绿的,笔直的马路,崭新的路灯,极目远眺,深浅不一的高原夏菜,竟辨不清哪里是田埂哪里是道路。就在这青山绿水间,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昔日的贫困村,正大跨步行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作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鞠兴见证了柏杨树村的变化,也是村民眼里的“顶梁柱”。
“日子终于有奔头了”
说起柏杨树村的高原夏菜,鞠兴打开了话匣子,“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我们尝试了好多办法,给贫困户送东西、送羊,但是后来发现不行,鞠兴无奈的说。有的贫困户送多少东西都是老样子,有的人懒,不想养羊,他干脆就把种羊也卖了。
为了让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能真正脱贫致富,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在挨家挨户征求贫困户意见之后,在区上帮扶单位的帮助下,最终确定发展高原夏菜产业。
发展蔬菜产业,缺技术、缺订单是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5年,区上引进张掖市春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柏杨村进行对口帮扶,由柏杨树村出土地、出劳力,春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出资金、出技术、出管理、包市场的办法,成立了柏杨树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吸纳精准扶贫户36人。同时村上引导全村实施设施农业示范项目,整理土地2500亩,修建钢屋架大棚20座、塘坝、衬砌渠道、铺设滴管管网,积极改善基础设施,经过一年的试种,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祁连山的雪水无污染,柏杨树村生产的娃娃菜品质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全村已建成钢屋架大棚438座,2万吨恒温气调库。村里的13户贫困户每户经营2座钢屋架大棚,户均增收1.5万元左右一年带动劳动力2万人次,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我家有4口人,以前我和丈夫靠种四亩地供养二个女儿上学,农闲时候丈夫打点临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日子终于有奔头了,家门口有了合作社,光我一个人一年就能挣到14000元,加上合作社的分红2400元、土地流转金1200元、蔬菜大棚的3000元和丈夫外出打工的28000元,一年下来也能收入48600元。”谢丽扔下手里的锄头,美滋滋的给记者算着帐。
“以前柏杨树村是花寨乡最穷的村子,这几年借着区上精准扶贫的政策东风,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变成了全乡最有钱的村。”说话的空间,不时有路过的村民前来打招呼或者询问事情,从百姓舒展的容颜中,流露出百姓对村两委班子的信任与希望。
“这里的水更绿”
来到距离村子向南3公里处,两座塘坝格外耀眼,塘坝里的水碧波荡漾,和远处青翠的祁连山相互辉映,和大自然绝妙的融为一体。
由于柏杨树村属祁连山浅山区贫困片带,地形落差大,干旱缺水,“田种老三样(小麦、豆子、大麦)、三年家无变(思想不变、面貌不变、收入不变)”是过去柏杨树村的真实写照。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村上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修建1.4万立方米塘坝1座,衬砌渠道13公里,铺设滴管管网11.8公里,不仅解决了水的问题,还大大改善了水利基础设施。
“刚开始部分村民并不同意修塘坝,我们就召开党员会,先给党员做工作,通过党员再一户一户给群众去做工作,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在最后召开的群众大会上,大家都一致同意修塘坝。”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鞠兴欣慰的说。
“不修塘坝土地就没人流转,设施农业也没办法灌溉,村里永远都变不了样,现在看着这塘坝里的水又清又绿,再也不怕老天爷不按时下雨了,心里甭提有多踏实。”村民孟彪说出了百姓的心声。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第一座塘坝修好后,不仅解决了蔬菜大棚里的灌溉问题,保证了娃娃菜的品质,还解决了部分农田的灌溉,很快,全村的土地就有人前来流转,感觉全村的经济一下子活了起来。”鞠兴说。
尝到了有水的甜头,今年年初,柏杨树百姓都很积极筹钱再次修建了一个塘坝, 全村2000亩地的灌溉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
土地流转后,村民不但有了租金,村里年轻的劳力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出去打工,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合作社里打工,百姓的收入大幅增加,村民的精神面貌一下子改变了很多。“我家有十亩地,现在流转出去一年有3000元的租金,我在合作社一年能赚2万多,儿子媳妇在城里打工,一年挣到7万多,这几年下来,城里楼房也买了,小车也有呢,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60岁的孟智告诉记者。”
“一个都不能缺”
“以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鞠兴回忆起从前:“十里八村的姑娘宁可远嫁他乡,也不愿意嫁到我们村。”这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村里道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路灯架上了,文化广场修起来了,走在居民点上,心里别提有多舒服。
目前,全村村社道路全部完成硬化,水、电、网络实现全覆盖,文化广场、乡村舞台、村级卫生室等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2017年计划投资2194.88万元,实施1.6公里蔬菜观光园道路、村社1.4公里断头路、5万立方塘坝、日间照料中心、20户危旧房改造、文化广场活动长廊、民俗馆、村庄美化亮化等项目12个,一个由贫困村转型的美丽乡村呼之欲出,为贫困村的华丽“蝶变”探索出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我们打算明年再塘坝跟前修个垂钓池,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让城里来咋村里感受原生态的生活, 今年秋天计划要整理土地1000亩,整理后要建成村民养老基地,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产业带动,积极壮大村集体经济,并将村里土地收入的70%用于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的养老,让咋村的百姓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缺。……”说起未来的发展,鞠兴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