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9月22日电题:“课后来吧”:长沙棚户区里有个务工子女之家
新华社记者袁汝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这是李商隐的诗。”19岁的湖南师范大学大二学生黄胜彪拿着剪纸对环绕的孩子们说。孩子们手中彩纸翻飞,剪出形态各异的窗花……
这是位于湖南长沙连升街社区的“课后来吧”,一个专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放学后做功课、参加创意文化活动的社区免费项目,它的名字正像是对孩子发出的邀请。
藏在湘江沿岸高档写字楼背后的连升街社区是长沙典型的老棚户区,社区书记李晓健告诉记者,这里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学龄儿童中约70%是流动儿童。
“很多进城务工人员打工忙,既无暇也无力看管指导孩子。我就想做一个课后之家,让早早放学的孩子有去处,告诉他们‘课后来这儿吧!’。”创建者李晓健说,2012年社区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志愿者团队合作,学院招募志愿者义教,社区提供场地、资金等,已坚持了5年多。
下午4点,当记者穿过弯绕狭窄的老巷子来到“课后来吧”时,工作人员正在给雀跃的孩子们分发彩纸。四名湖南师大的志愿者走了进来,立刻被孩子们团团围住,亲切地喊着“哥哥姐姐”。
10岁的吴相菲读五年级,已经在“课后来吧”待了4年多。她的父亲是聋哑人,父母离异,吴相菲由奶奶照看。由于老房拆迁,今年吴家搬离了连升街社区,尽管回家路远了,她却每天仍坚持来。“回家写作业,不会的只能用手机查,在这儿志愿者姐姐会辅导我,还带着我们一起玩。”
目前湖南师大共有64名志愿者轮流提供义教服务、辅导功课、进行主题活动,例如爱心义卖、韩语特色班、感恩教育、快乐运动、安全教育等,还带着孩子们走进了博物馆。
“除了剪纸,我们还教孩子在扇面上画画,希望被电子产品包围的这一代儿童能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黄胜彪说,于志愿者而言这也是“预备实习”,“能让‘未来的老师’更懂孩子的兴趣,学会和他们交流。”
翻阅从2012年至今一沓沓厚厚的“课后来吧”台账,每一个孩子的进出时间、志愿者签名清楚明晰。李晓健说,迄今为止,“课后来吧”已陆续接待了8600余人次的务工人员子女,下午4点,“课后来吧”大门打开,风雨无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