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精准扶贫的云南样本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大渡岗万亩普洱茶园
本报记者 左旭东 魏小兵
这里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身。
这里扶贫任务重!全省91个贫困片区县,73个重点县,贫困面积全国最大。
这里扶贫难度大!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到2012年底,云南全省还有804万贫困人口,129个县(市、区)中88个是国家扶贫攻坚县。特别是滇西边境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区、迪庆藏区以及人口较少民族,更是云南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摆脱贫困是云南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梦想。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如此情真意切的话语是云南省委书记陈豪今年3月23日,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所说,令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为之动容,深感责任重大。
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做好“产业精准扶贫大文章”
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的重要指示,紧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扶贫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全面提升云南贫困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切实让发展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加快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之路。
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做好“产业精准扶贫大文章”,云南省坚持“规划+扶贫”,发挥优势选准扶贫产业,省农业厅联合省扶贫办等8部门制定实施了《云南省“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组织88个贫困县编制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以规划统筹全省产业扶贫工作。
因地制宜选产业,云南认真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全面梳理贫困地区5530个行政村“一村一品”清单,重点推动在脱贫中成效明显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现差异化优势,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避免产业选择上的一哄而上、同质竞争,使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中更精准、更有力、更显效。
同时,云南以“围绕十大重点产业,构建一批优势产业带,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镇”的思路为总领,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优势产业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集中、优势突出的新格局。其中生猪、牛羊、蔬菜、花卉、中药材、茶叶和核桃打造30个产业重点县,水果打造35个产业重点县,咖啡打造27个产业重点县,食用菌打造40个产业重点县。
云南是中国无公害、有机、优质、生态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农产品出口市场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烟叶、鲜切花、咖啡、核桃、橡胶等产业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当前,云南省大力推进茶叶和核桃两大产业,专门成立了由副省长张祖林任组长的加快推进茶叶和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利用省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合力共推产业发展。
云南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省委副书记李秀领、副省长张祖林高度重视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多次在全国“两会”、全国农交会、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北京和上海推介会、外交部、中联部云南专题全球推介会上充当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农产品代言人,热情向国内外推介云茶、云咖、云花、云菜、云果、云药等高原特色农业农产品。
在西双版纳布朗山区漫山遍野绿油油的茶园里,记者走进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班章老寨。这是一个哈尼族山寨,过去曾长期饱受贫困。近年来,乘着云南省大力发展普洱茶产业的东风,这个寨子依托当地拥有众多古茶树的资源优势,不断学习普洱茶的种植与加工技能,村民年收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一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楼房,汽车、手机等也在村里迅速普及。
茶产业是云南精准扶贫的产业,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学会了种植和加工茶叶,云南茶产业迎来了发展历史上最快最好的5年,高产优质茶园面积增长57%、达230多万亩,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增加99户、达170多户,出口及转口15万多吨、创汇8亿多美元。2016年,云南省茶农人均来自茶产业收入达2900元,较2015年增加300元,增长11.5%。
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云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20元,同比增长9.8%,增幅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20元,增长9.4%,增幅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速还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0.9个百分点。云南已经连续7年呈现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良好势头。
“贫困户跟着主体走,主体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
彩云之南,千山尽染。滇西边境山区,这个国家新一轮脱贫攻坚主战场中边境县数量和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片区,显示出勃勃生机。
7月17日至23日,“全国三农媒体聚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滇西产业精准扶贫”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滇启动。采访团团长、《农民日报》总编辑胡乐鸣带领全国28家三农媒体的社长、总编辑和记者共60余人深入滇西边境山区,走进种养基地、田间地头、民族村寨、现代农业生产加工企业,访农户、探产业,实地了解滇西高原现代特色农业,采访云南加快推进生猪、牛羊、蔬菜、中药材、茶叶、花卉、核桃、水果、咖啡和食用菌等重点产业精准扶贫的做法和经验,浓墨重彩地聚焦宣传报道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
作为我国边境贫困县最多、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滇西边境山区最显著的特征。自《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以来,滇西片区贫困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经过4年的努力,滇西片区贫困人口已减少近280万。截至2016年底,滇西片区扶贫人口已减少至145.3万。
坚持“主体+扶贫”,提升贫困户持续增收能力,构建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云南积极落实《关于培育壮大农业“小巨人”的意见》《关于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等,建立了家庭农场认定制度,认定家庭农场3500个,培训现代青年农场主和农村实用人才3.25万人次。积极协调省农村信用社、农发行云南省分行等金融部门,着力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加大对各类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实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的农业龙头企业。
云南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全覆盖贫困户的试点工作,以集体经济为纽带,引导推广“农业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的新模式,推行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制定了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助推脱贫攻坚意见,选择部分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试点,2018年实现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并逐步扩大非贫困户覆盖范围,实现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解决好产业不带贫、扶农不扶贫的问题。
同时,云南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融入扶贫攻坚工作,到贫困地区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和产后加工处理设施,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收购、托管、代养、入股等协议。据统计,全省30%左右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稳定的脱贫增收联动机制,推动了对贫困群众的“滴灌式”帮扶,实现了企业、产业、贫困群众的“三赢”发展。
记者来到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翠峰街道晏官屯社区的罗小村苗寨,只见一排排极具苗族特色的新楼房“藏”在青山绿水间,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荷塘和水库相映成趣。1年前,这个“藏”在翠峰山脚下的苗族移民小村,不通水电、不通公路,进入都要靠船只,一间茅棚、一个火塘、一口锅就是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2016年,罗小村苗寨被列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示范点,进行异地搬迁安置,当地政府按照贵州千户苗寨的民居图纸,整合资金为村里33户苗族村民盖起了民族特色新楼房,建起了民族文化活动广场,新修一条长2.7公里的柏油马路,打通了苗寨和外界的联系。路一通,100元1只的苗家土鸡和200元1公斤的土蜂蜜常常供不应求。
为切实解决苗族群众的长期发展问题,当地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发展土鸡养殖、高床养羊、蜜蜂养殖、莲藕种植和灯盏花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一步步引导苗族群众脱贫致富。村民张忠华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帮助下,去年养了20多箱蜜蜂、10多只羊、50多只鸡,今年看到城里人爱吃蜂蛹,又在手机上上网自学试养了几箱马蜂,到年底能收入七八万元钱。”
扶贫开发的基础是产业。云南并不缺少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关键在于找准比较优势。
在哈尼梯田的主要核心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成立了哈尼梯田有机红米专业合作社,并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优质米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走“稻-鱼-鸭”生产模式,达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综合开发效果。2016年,全县红米种植面积达9.01万亩,产量达3.15万吨,产值达1.89亿元,完成养鱼面积70595亩,总产量2929吨,带动了2.6万户10.4万人增收。亩产值由单纯种植水稻不到2000多元提高到万元以上,实现了“百斤粮、百斤鱼、千枚蛋、万产值”。
政府主导、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产业扶贫落地生根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建机制、明责任、聚合力、求实效,脱贫攻坚工作逐步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到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到2016年底,云南省贫困人口已下降到363万,年均减少贫困人口110万,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804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363万人。
张祖林告诉记者,云南坚持“机制+扶贫”,推动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落地生根,采取政府主导、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式,创新工作机制,稳步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省委书记陈豪和省长阮成发带头,云南省级领导实行挂县包村帮户的“挂包帮”“转走访”机制,全省各级驻村扶贫工作队覆盖全部贫困村,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聚焦滇西边境片区、乌蒙山片区、迪庆藏区、石漠化片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深度贫困群体,把脱贫攻坚成效纳入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构建了省对州市、贫困县、行业部门、定点扶贫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五位一体”责任考核制度体系,不脱贫不脱钩。
同时,云南省农业厅专门成立以厅长王敏正为组长、厅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处室、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扶贫推进领导小组,抽选精干力量充实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召开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对明确职责定位、摸清基础现状、选准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技能培训、发展农村电商和创新投入机制7项重点工作作了动员部署。
云南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着力转变产业扶贫的方式,着力增强贫困户对产业扶贫的获得感。云南省农业厅挂联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按照“1+N”的方式开展结对帮扶,做到一家一户“摸底子、造册子、定盘子、结对子、长果子”,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帮助什么,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尽量杜绝简单给钱给物,真正做到因村因户、因贫困原因施策。
在终年云雾环绕的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班母村,一个建在山头上的大型养牛场出现在记者面前。养牛场内,一头头云岭牛膘肥体壮,看上去比当地土牛大了好几圈。养牛场负责人吴成义说,以前,这里土牛都是在山上放养,因为缺乏养殖技术牛长得慢个头不大,而且容易得病,产量少无法形成产业,每年卖牛的钱最多只能用来补贴家用,无法依靠畜牧业脱贫致富。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2006年11月,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平华代表省农业厅与西盟佤族自治县、云南三江并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西盟县肉牛产业精准扶贫开发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三方深化合作,共同实施西盟县肉牛产业精准扶贫开发项目。云南省农业厅承担行业领导、技术培训和政策支持,西盟县人民政府负责提供项目实施的总指挥和资本支撑,三江并流公司负责牛源组织、养殖技术、规划、管理和服务、市场策划、电子商务、“互联网+肉牛”智能化云养殖信息系统建设。
2017年4月,西盟县肉牛产业精准扶贫开发项目正式启动,迈出了积极探索边疆少数民族特困区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的第一步。目前,西盟县基本实现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全新产业链,当地千百年来依靠山地散养的落后畜牧方式得到了升级换代。
8月28日,住建部发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位于昆明市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信嘉丽泽高原体育运动小镇是本次入选的全国特色小镇之一。漫步在小镇薰衣草花海,泛舟千亩荷花湖,自由骑行游览万亩湿地公园,在绿色有机农场,可租赁土地自由耕种有机蔬菜水果,品尝各种有机时令果蔬、体验淳朴农场生活,小镇发展成为以有机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都市农庄联合体为平台,集生产、科研、示范、旅游、观光、营销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经济生态示范区,富裕了一方百姓。
为了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近年来,云南省努力压缩行政开支,积极整合资金,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实现翻番。在财政收支困难的情况下,财政支出的73.8%都用于民生保障上。2016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达31亿元,较上年增加17.9亿元、增长136.6%,资金投入规模、资金增幅、增量居全国前列。
云南积极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金设立工作,把贫困县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基金重点投资领域,即将出台全省推进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创新推进产业扶贫的政策措施。2017年,云南省财政预算共安排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亿元,增幅为47.67%。部门预算支持贫困县4.68亿元,占总预算的72.9%。加大对片区县农业基本建设投入,2016年共争取中央对片区县投入基本建设项目资金5.4亿元、财政支农资金1.2亿元。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亲切接见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详细了解独龙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勉励大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共同奔向全面小康”,并多次对怒江州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8月9-10日,雨季的高黎贡山,云遮雾障。陈豪又一次走进了独龙江,调研独龙族人民发展草果、重楼种植和养蜂、旅游等精准扶贫产业情况。他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王敏正告诉记者,目前,云南省农业系统坚决围绕中央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按照“省级作指导、州市负总责、县级抓落实、产业进村、扶持到户”的总要求,以改革促脱贫强攻坚,激活各方要素、激活主体活力、激活市场潜力,精准施策,做实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增强产业扶贫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集中力量打一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改革攻坚战。
(图片由云南省农业厅冯稚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