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天津静海:变化静悄悄 美丽静静看

   日期:2017-09-15     来源:人民网    作者:zgny.com    浏览:497    评论:0    
核心提示:  静海,曾经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一片静静的浅海。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西汉古城、宋代木船和斑驳的碣石碑刻记录下岁月的更

  静海,曾经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一片静静的浅海。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西汉古城、宋代木船和斑驳的碣石碑刻记录下岁月的更迭;京杭大运河穿静海而过,讲述着昔日的繁华;义和团、杨家将、红灯照的故事代代相传;中华老字号独流老醋声名远播……

  大潮涌动,浪舸奔流。洼地里崛起了团泊新城;贫困落后的西双塘一跃成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钢铁重镇”大邱庄转型发展走上“三区联动”;盐碱地上打造人工森林,林海成为天津“绿肺”……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静海撤县设区,结束了2200多年的置县史,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新纪元。

  今日,走进静海,零距离观察、了解、体味、感悟,我们不禁感叹,静海,你的变迁真的令人心动!

  “诗意”团泊洼崛起新城

  团泊洼是大自然对静海人的馈赠。

  三十多年前,著名诗人郭小川笔下的《团泊洼的秋天》让团泊洼曾经的野性荒凉得到了诗意升华,诗因景生,景以诗显,团泊洼从此名扬天下。

  “秋风象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坐在敞亮的新房子里,今年71岁的黄万成老人朗诵着诗句回忆起昨天,“以前的团泊洼到处都是水,除了水,就是芦苇和草。家家户户都住土坯房,村里进不来车,村民要是出门只能坐船。”

  老人向记者介绍说,“1958年,团泊洼进行改造,修建了水沟、河道,水终于出去了。到了2010年,又修建了团泊大桥,通过公路就能和外界相通,老村也都变楼房了。”

  确切地说,“老村变楼房”的项目是从2008年就开始的。静海区委、区政府和团泊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团泊新城开发建设被纳入天津市总体规划的有利时机,组织力量,分阶段、分步骤,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规划总建筑面积486000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从2008年开工建设,到2015年春天,包括团泊村、孟家铺子、吴家窑、张家房子、小邱庄、孟家房子、薛家房子、宫家堡在内的8个村庄,2701户,8234人换了新房,一次性搬迁入住率达98.15%。

  “前半辈子受了苦,后半辈子享了福。”家住富津馨苑的村民程庆全今年已经77岁了,“老房子拆掉,村里给赔偿;流转的耕地,年底有分红;‘换来’的新楼房,按人头分配面积,不管过去住的房子多大,都按每人保障40平方米左右来分,新房超出旧房的面积,村民只需要支付成本价。”说起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大半辈子都住土房、喝咸水、上旱厕的程庆全心里很是满意。

  守着如此旖旎的风光,如何带动村民致富就被提上了日程。

  倪文双一家也从老旧的平房搬进了富津馨苑的楼房。搬进新家后,倪文双不再种田了,却比从前更加忙碌

  每到芒种时节,倪文双就带着耙子到盐碱地采集上千斤马绊草,在她的巧手下,普通的马绊草变成精致的杯垫、草筐以及各种惟妙惟肖的动物造型。

  为了将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物品销售出去,倪文双跑到广交会寻找机会,现在已经开拓出了广州和深圳的市场。倪文双还自掏腰包赴外地学习,并把学到的技术无偿传授给愿意学习的“姐妹”,在她的倡导下,柳编手工编织队伍成立了。现在队伍已有60多人,一年编织7-8万片垫子,平均每人每天能赚30-50元。

  “孩子正帮忙筹划开网店,我们还准备成立公司,注册品牌。”倪文双对下一步的发展满怀信心。

  与团泊湖的自然风貌不同,位于团泊新城西区的健康产业园则呈现出一副现代景象。

  足球场、自行车馆、射击馆、曲棍球场、棒垒球场等训练比赛场馆区比肩而立,第十三届全运会中的足球、篮球、自行车、艺术体操等11个大项、57个小项的比赛在这里举行;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国际康复运动中心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团泊新城依托中西医教学科研中心、医疗康复、体育健身基地建设,推动“互联网+”产业融合,延伸健康产业链条,形成了面向京津冀的大健康产业集群。

  在天津康宁津园老年公寓的音乐教室里,不时传出悠扬的琴声、歌声,还夹杂着欢声笑语。一头银发的张阿姨坐在钢琴前,琴架上摆着曲谱,“老师留的作业,有《梁祝》,还有肖邦的曲子。”

  住在老年公寓的老人们组建了多个兴趣小组,张阿姨加入了合唱团。“过几天我们有个合唱表演,现在得加紧排练。”80岁的张阿姨退休前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去年10月和老伴儿一起住进老年公寓,“以前的房子已经卖了,这里就是家。不用买菜做饭,省下的时间可以弹弹琴、唱唱歌、聊聊天,很轻松。”

  不仅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康宁津园还依托医养结合,用日常健康管理的干预措施和便捷的就医转诊通道,为老人织起了一张健康保障网,形成了“小病不出户,常病不出园,大病直通车”的三级健康管理体系。

  为合唱团进行钢琴伴奏的是78岁的陈阿姨。陈阿姨的孩子都在国外工作,“年纪大了,有病了可怎么办?”住进老年公寓后,陈阿姨和老伴儿打消了这一顾虑。“这里有很多医护人员。”陈阿姨指着一个钥匙扣形状的报警器说,“哪里不舒服,只要拉一下绳子,就能及时通知医生。有次我不小心碰了一下,他们几分钟之内就赶到了。”“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公寓的客厅、卧室、卫生间都有这样的报警装置。”陈阿姨补充道。

  团泊洼人是幸运的,这片神奇的土地不再“羞羞答答”,越来越多的现代产业在这里生根发芽。现代与生态的完美融合,正推动着这座新城的完美跨越,诗人笔下遥远的团泊洼记忆正在沧海桑田中绽开最美的花。

  大邱庄走下神坛再迎涅槃

  团泊湖畔,水景交融;大邱庄城,气象万千。

  大邱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钢城,在这里,无论是从石油套管到燃气管道,还是从钢筋铁骨到用途广泛的矩型钢材,均演绎了中国钢铁行业为之炫目的激扬乐章。大邱庄曾经因开创了以工业化致富农民的先河,而一跃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现如今,我们不禁想问,她怎么样了?

  走进大邱庄,穿过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厂房和各种钢铁管材的广告牌,记者来到了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千万吨级焊接钢管制造企业——天津友发钢管集团有限公司。

  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如火如荼地工作着,车间内几乎看不到有污染物排出,从烟囱散出来的白烟也都是蒸汽而非废气。集团第一分公司总经理张德刚介绍说,公司作为大邱庄众多钢管企业中的一个代表,正积极走转型之路,进行产品升级。“钢铁企业转型的确很难,不过,我们延伸了钢铁产业链条,在产品基础上进行钢管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品竞争力。”另外,近几年,天津友发钢管集团有限公司投入2个多亿用于环保,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张德刚说:“新锅出的烟尘基本是密闭的、可以回收的。水也做到了零排放,可循环使用。我们开发新产品,除了考虑利润点外,还考虑到环保问题,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比较复杂,问及公司钢铁的生产有没有受到影响,张德刚笑了,“我们的钢铁产量不仅没有降下来,还上涨了。去年公司生产各类钢管1211.1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10亿元,截止到去年年底,全集团共拥有专利技术发明51项,其中发明专利技术4项。”

  友发钢管只是大邱庄加快企业改造升级、不断壮大工业实力的一个缩影。目前,大邱庄全镇有2600多家工贸企业,年钢铁加工能力达到3000万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钢材加工基地。大邱庄工业区正按照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要求,重点发展优质钢材和高端金属制品制造两大主导行业,培育发展新材料制造、装备制造和电器机械制造3个辅助产业,继续推动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

  如果说工业的强劲增长为大邱庄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那么设施农业、林下经济等绿色经济的崛起则为大邱庄插上了翅膀。

  记者到访时,生宝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接待室的桌子上,摆放着刚从大棚里采摘回来的新鲜葡萄,拿起一颗,清甜可口。而这,代表着大邱庄的发展方向。

  炎炎夏日,又到葡萄成熟时,走进生宝谷物采摘园,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壮观,葡萄架上挂满了绿如碧玉、红如玛瑙、晶莹剔透的葡萄。用“蔓架覆檐前,满缀明珠络索园”来描述可再贴切不过了。

  虽然刚刚举办完首届葡萄采摘节,但园里还能看到不少前来采摘的市民。“味儿挺正的,跟市场卖的不一样;而且说是不打任何农药,无公害。”“都挺甜的,无核的红葡萄特别好吃。”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园区占地约2020亩,投资1.27亿元,建有日光节能温室大棚589栋,并配有育苗温室大棚5600平方米,检测检验室、物联网室、蔬菜交易市场及冷库、恒温库和蔬菜整理加工车间等累计达53万平方米。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已经由简单的种植发展成为现在集蔬菜种植、瓜果种植、生产加工、观光旅游、餐饮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园区,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大道行思,行之不竭,思之不绝。大邱庄大力实施“三区联动”战略,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城镇化,正把更多实惠带给村民。2013年,大邱庄总投资92亿元,启动了以宅基地换房为核心的200万平方米的示范小城镇建设,全镇26个村街全部实行宅基地换房,力争达到“一户一套房子、一户一个商业门脸、一户一个蔬菜大棚、一户一个工业就业岗位、平均五户一个老板”的“五个一”的目标。

  前方,一个生态、智慧、文明、富裕的大邱庄镇正款款走来。

  “穷村”西双塘蜕变为梦幻桃花源

  若说改革,静海南运河边的小村庄——西双塘把改革进行得更为彻底。

  一踏进西双塘村,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瑰丽的彩绘牌楼、极富明清风韵的店铺街道、通畅平整的柏油路,和充满文化韵味的绿树红墙。

  这样的景色让人不禁疑惑:这是一个村庄,抑或一个古镇?待走进她的深处,才会确信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村庄,一个有着几百户村民的村庄。只不过这个村庄比一般的村庄更深邃,她的内容丰富得让人应接不暇。

  夏日的午后,阳光热情地倾洒在院子里,院门开着,今年65岁的李富荣领着记者进了屋。“来,随便坐。”李阿姨很爽朗,客厅的茶几上摆满了西瓜、葡萄,李阿姨让记者尝尝,“这是村里发的,每个月都有”。

  200多平方米、两层楼的别墅里有8间屋子,家里4台电视,楼梯上铺着地毯,卫生间也很讲究。李阿姨一家5口人生活在一起,老伴儿是村里的老党员,儿子在村企业工作,晌午未到,儿媳妇已经开始准备午饭了。

  “没有什么烦心事儿,每天收拾收拾、做做饭,一天时间就过去了。”

  村里的福利很好,孩子们上学免费,考上大学还会得到1万元的奖学金,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能得到500到700元的生活补贴,每人每年能领到1000斤小麦、800斤玉米、200斤杂粮。“家里的米面油、水果、蔬菜、肉、调料,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村里提供。”李阿姨很少去集市,因为“家里基本没有什么要买的”。

  西双塘村400多户村民,家家都拥有别墅。能享受着这样的幸福生活,是村民没有想到的。

  西双塘过去是静海区有名的贫困村,家家都是土房,靠种地为生,村里的土质不好,多有洪涝。“旱季白茫茫,涝季水汪汪,春种秋不收,糠菜半年粮。”这就是当时西双塘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1990年,西双塘调整领导班子,新书记陈立新上任。新班子上任,陈立新定的第一条规矩就是:村里每个党员都要佩戴“共产党员”徽章,接受群众监督。他说:“党员要知道自己是个党员才行,能看出自己是个党员才行。”

  村里穷,就办企业。陈立新把自己多年辛苦经营的300万元资产的织物厂无偿交给了集体,积极带领全村兴工强农。

  住房差,就盖新房。他带领大家扒了土房盖砖房,扒了砖房盖楼房,村里面貌焕然一新,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别墅楼。

  环境差,就建花园。村里修路栽树,组建环卫队,将1100万元投在了加强环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

  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开发,西双塘通过体制转型创新,逐步驶上了“集体经营,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快车道,一跃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

  陈立新没有沾沾自喜,他又在琢磨:村里的经济怎么才能“富而思进”,更上一层楼?

  农业要高回报。西双塘投资3.5亿元兴建了占地2000余亩的现代循环农业生态园,开发原生态林圃、设施温室、开心农场,开展观赏、采摘、垂钓等休闲活动,吸引游客体验现代农业文明,传播农业知识。

  旅游要高人气。西双塘“上大项目、求大发展”,唐宋风韵的书画一条街、吉祥高大的“天下第一象”,农家乐、民俗游、休闲游等设施逐渐完善。截至目前,西双塘已吸引国内25个省、市、区40万人次的游客,以及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万旅游者来村观光旅游。

  陈立新总说: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财路,脑子一变天地宽。2016年全村实现生产总值7亿元,固定资产6亿元,集体纯收入1亿多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5万元。

  “御水腾虬”,正如村口牌坊上的题联那样,西双塘正全力以赴,向着“天津生态民俗旅游第一村”“现代循环农业示范村”“中国北方新农村社区建设先导村”的目标奋进。

  喜看大洼变林海 林下“宝贝”多

  在静海西北部,有一片134平方公里的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

  走进这片人工森林,顿时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新的空气,还有偶尔传来的鸟鸣,都给这炎炎夏日增添了一丝清凉。

  在树林的掩映下,记者看到一排排食用菌种植拱棚。在拱棚里,则淼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吴则淼边给木耳喷水边介绍说,菌类喜阴,树下养菌不仅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间,为养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还真正实现了循环利用:用林业加工产生的锯末,加上棉花籽壳和玉米棒的芯,粉碎后做培养基质,长出七八茬蘑菇以后,再将菌棒粉碎,放到地里做有机肥,全过程不用一点农药,也没有一点浪费。

  吴则淼是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管委会请来的食用菌种植专家,曾辗转京津周边多个种植基地,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林地,使得他的香菇生意一直做得不温不火。2010年,刚刚成立两年的示范区正急切地寻找能够带动农民开展林下食用菌种植的能手。梦寐以求的林地、绝佳的环境条件和优厚的招商政策让吴则淼无法拒绝。

  沿着管委会“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设施农业,促农增收致富”的思路,吴则淼组织成立合作社,发展食用菌种植。“过去这里的土地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每年亩均纯效益不足1000元。自从发展起林下食用菌种植,每亩纯效益达1万元左右。目前,食用菌年产量达到200万斤左右,年收益达30-50万元。”吴则淼对菌菇的现有收益很满意,对市场也充满信心。“我们的木耳、香菇、茶树菇和平菇根本不愁销售,还没长出来就已经预定出去了。遇上市场行情不好,我们有烘干设备,制成干木耳、干香菇,价钱还可以翻几番呢……”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独有的优势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到这里发展。

  在中延菌菇业(天津)有限公司的杏鲍菇培育车间,223间菇房错落有致、干净整洁,外观与普通厂房虽无两样,但传感器、地暖、空调等现代化设备却一应俱全。进入其中一间菇房,8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弥漫着淡淡菇香,9000包菌肉肥厚的杏鲍菇密密麻麻排列着。厂长柳桃介绍说,杏鲍菇的生长周期是60天,没有季节性束缚,实现了四季出菇,年产菇1.5万吨,年产值达8000万元。

  “我们就是附近的村民,来这里工作,一个月差不多能赚3500块钱。”一位正在采摘杏鲍菇的大姐告诉记者,和她一样来这里打工的村民很多,每天早上七点半来摘杏鲍菇,干到下午五点半就下班了。

  除了林菌,林下经济还有林药、林花、林禽等模式,都采取“公司+农户+市场”的方式,统一购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目前林海的合作社累计达到1800家,出资总额80亿元,入社人数达到12万人,均居天津市首位,35%的合作社、50%的家庭农场实现了订单销售。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随着园区知名度的不断攀升,示范区将目光转向生态旅游方向,依托自身产业、区域和环境优势,园区内30多家园林苗圃企业逐步由单一的苗木种植提升为集生态旅游、瓜果采摘、餐饮娱乐和设施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园。每年海棠节,40多万株北美海棠竞相绽放,为京津冀地区的休闲旅游增添了一处盛景。

  最让农户们感到骄傲的是,这片土地已经成为津城“绿肺”,134个树种、1560万株苗木成长在这里。经测算,园区内树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90余万吨,释放氧气210余万吨,吸收各类灰尘300余万吨,成为天津南部地区名副其实的重要生态屏障、“绿色银行”和天然“氧吧”,真正实现了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三赢局面”。

  茫茫林海,一片充盈着绿色希望的海洋。透过树叶我们看到,一个崭新的天津卫星城市正拔地而起。静海,你真是这样静静的吗?我们分明听到了一首求索与创新的小城变奏曲,曲子凝聚着光荣与梦想,满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静海大地欢歌荡漾。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