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长白县果园村,到处花红柳绿、生机盎然,一排排房舍瓦房整齐排列,太阳能路灯遍布村庄。与此同时,各种民族浓郁气息的文化活动、娱乐节目和比赛持续上演,民宿风情旅游产业正在逐步形成。
10年前,果园村大多数村民都居住在低矮、破旧的泥草房内,村民依靠种地、打短工、采山菜维持生活。近年来,长白县围绕“打造精品党建,助推旅游发展”活动主题,依托独特山水资源和优美村落环境,指导鼓励各行政村进行村级组织升级改造,大力推行“村级组织+民宿旅游”工作模式,马鹿沟镇果园村、十四道沟镇望天鹅新村等一批民宿旅游示范村快速崛起,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村级组织助推旅游发展的巨大热潮。
从旅游兴盛到试点开启
长白县因生态环保而美丽,因民俗文化而闻名。伴随长白山麓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外地企业组织游客入住长白县城,点燃了当地旅游发展的星星之火。两年间,先后有30批次近万人的团队来长白旅游,一举激发了当地人的创业热情,一批头脑活络的村民立足实际,尝试改造自家民宅,接待前来休闲旅游的外地游客,收获颇丰。
为了支持民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长白县围绕拓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功能大做文章,重点选择沿江一线8-10个村部,力争在3年内进行整体规划升级改造,主要增添旅游服务接待功能,进而实现旅游旺季每个村部就是一个景点、就是一个小服务区,星火燎原,“阵地”变“阵营”,助推全县旅游产业大发展,带动村民集体增收致富。
2016年,该县成立了升级改造工程专项小组,组织人员深入沿江一线各村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详实了解掌握沿江一线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础信息。按照地理位置适宜、群众基础较好、自然资源丰富、场所设施健全、朝鲜族民俗文化浓厚等特点,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确定了一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工作试点,重点进行升级改造,着力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民宿旅游的“主心骨”。
从科学规划到全面推广
年初以来,该县结合确定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升级改造试点的实际情况,聘请专业团队,重点对沿江一线村级组织,进行整体规划升级改造,扎实做好旅游服务各项具体工作。
启动“村部扮靓”工程,确保“村村美”。重点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外观和内部进行升级改造。外观改造建设,按照朝鲜族建筑风格特点,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试点外观进行“穿衣戴帽”施工改造,充分彰显朝鲜族建筑魅力。内部改造建设,在满足“三室一厅一广场+N”,即文体活动室、多功能室、卫生计生室、“一站式”服务大厅、文化活动广场+其他正常开展党建工作的前提下,改造建设朝鲜族民居样板室,为外来游客提供朝鲜族住宿起居体验。
推动旅游“四区”建设,实现“村村新”。按照满足旅游服务,打造“花园式”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原则,改造建设“旅游四区”。改造建设停车休息区,方便私家车辆、旅游车辆停车休息、保养维护;改造建设休闲景观区,合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周边空闲区域,紧密结合当地物产人文特点,设计建设休闲景观,并全面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方便游客村民观景休憩;改造建设娱乐活动区,结合实际建设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增设体育健身器械和各类娱乐设施,方便游客村民玩有去处、玩有内容;改造建设产品销售区,整合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资源,集中销售当地瓜果、土特产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
创新集体经济模式,力求“村村富”。按照“生态、高效、可持续”的质量标准,坚持以培育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助推民宿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联动效应,积极开发建设农家客栈、露营烧烤基地等设施项目,重点筛选一批当地村民家庭,逐步建成一批农家休闲、农事体验、农果采摘体验中心。同时大力推行“支部+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党员示范+农户”等创业带富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强力拉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深化民俗文化建设,达到“村村优”。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作用,注重提炼发挥具有长白特色的朝鲜族和满族文化、鸭绿江文化、长白山文化、木把文化、生态文化以及异国风情文化等,定期举办民俗文化节、高山露营节、特色旅游节等节庆文化盛宴;同时加快各村级组织之间的文化联合互动,努力形成一条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多种服务功能穿插交流的旅游风情长廊。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互联网+”、手机微信等平台,对长白县域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集中宣传报道,切实扩大长白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从大力扶持到规范发展
据了解,该县坚持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升级改造工程为切入点,着力推动民宿旅游规范长效发展,力争两年内把民宿旅游产业培植成长白新的经济增长点。
引导民宿良性发展,促进民宿产业规范化、标准化。针对民宿规模小而分散,缺少营销管理手段的特性,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示范带动效应,实行“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收入、统一分配、统一宣传、统一培训”的管理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将分散的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避免恶性竞争。积极设立专门的民宿经济发展工作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窗口,旅游、工商等部门协调配合,为民宿旅游营造良好环境。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宿旅游特色化、规模化。以景区式标准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将村级组织建设成集购物、休闲、咨询于一体的村级游客接待中心,在沿村道路布点设置醒目引导路牌、公共信息指示牌,为游客游览提供全方位便利。注重旅游设施改善,加强生态泳池、风情长廊等配套建设,将周边旅游景区、山地运动、乡村休闲、民俗节庆、温泉衍生产品等联合互动,逐步提升旅游基建设施档次。
建立日常行为规范,促进民宿管理社会化、行业化。研究制定民宿服务标准,修订完善民宿旅游产业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推进标识标牌、食品溯源、卫生评级、消防安全等工作。坚持以农村党建“星际评定”工作为抓手,定期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级评定,并设定等级有效期,促进民宿业规范发展。加强对各类旅游民宿协会、合作社等开展行业指导,对民宿业主和从业人员开展业务技能、礼仪礼节等方面的培训,对民宿发展户进行创业知识“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