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绿树如荫,小河里一群大白鹅在水中嬉戏。这是记者日前在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依西肯乡瓦干村看到的景象。
在瓦干村贫困户丛有林家里,记者虽然没看见什么值钱的物件,不到50平方米的平房也已经住了20多年,但在院子里休息的100多只肥壮的大鹅却形象地勾勒出了丛有林收获的希望。
采访中,丛有林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69岁了,两口子20多岁时就从老家明水来到瓦干村,虽然陆续有了3个孩子,但那时年轻身体好,靠打鱼、采山和在林场打零工为生,生活也还算过得去。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孩子们陆续成家,他和老伴儿又分别患上了脑梗、小脑萎缩和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都丧失了大部分劳动能力,原本紧巴巴的日子变得更加困难了。
怎么突然就想到了靠养大鹅致富呢?问起这个问题,丛有林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起他的故事。原来,为了使他们这些贫困户能尽早脱贫,乡里和驻村工作队协调上级部门和本县企业家,为贫困户购买了130头黄牛和5000只鹅雏,他家分到了190只鹅雏和一头黄牛。乡里考虑到这些贫困户的身体状况,又协调村委会,成立了村民互助小组,每个小组31户,其中有7户是贫困户,由其他的24户帮助他们对黄牛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他们只需要交少部分的管理费就行了。而且,管理费是从最终的收益中扣,等于不掏钱,干受益。“党的政策真是好啊!”丛有林发自内心地说。
“现在100多只大鹅主要由我儿子帮我放养,我平时和老伴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轻活。大鹅长到年底就能卖钱了,一只大鹅能卖120块左右吧,卖了鹅就有钱了。”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丛有林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