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6年6月21日成功举办了首届海东市平安区高原硒都富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招商引资洽谈会后,9月10日,平安区又将迎来“海东市平安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服务精准脱贫交流会暨高原富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届时,来自全国的300多名业界专家学者将聚集高原硒都,定格富硒区域品牌,建言精准扶贫,相信本届论坛对平安开启更开放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让我们期待本届论坛带给平安更多的硕果。
富硒成平安“金字招牌”
在平安,有一块牌匾在全区人民心目中份量极重:这就是“中国十大富硒之乡”牌匾。正是这块金字招牌让平安跻身全国富硒之乡方阵,成为平安富硒农业发展的新起点。
2010年,青海省海东市发现富硒土壤面积840平方公里,其中平安区的富硒土壤面积达到520平方公里,土壤的硒含量一般在每千克0.23至3.0毫克,平均每千克为0.44毫克,高于全国土壤硒背景值,土壤含硒浓度适中,不存在重金属伴生问题,发展富硒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优势。
紧盯脚下这块富地,平安区先行先试,并以此为支点,多方发力,擎起区域跨越腾飞。
2011年,原平安县委县政府把推进富硒产业发展作为突破传统农业,培育优势产业,打造沿湟现代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的重点产业着力予以培育与开发。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发改委、农业、畜牧、财政、国土等部门组成的专门研究富硒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各项工作围绕富硒开始强势推进。
2013年,平安区的决策者提出了“打造高原硒都,健康养生之地”的指导思想,依托富硒资源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的战略目标。以“敢为天下先”的胆气,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华中农业大学,编制完成了相关富硒产业发展规划,为平安区富硒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2015年12月6日,《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总体规划》论证暨招商推介会在北京论证通过。
2016年2月,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富硒农业园区管委会成立,同年5月,青海省高原富硒资源应用研究中心在平安区正式挂牌成立,使富硒产业发展有章可循,富硒农畜产品标准得以统一,为富硒农畜产品推向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撑和技术支持。
富硒资源的发现,让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青海金阳光、青海环宇农牧实业、青海绿雏、平安金吉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纷纷打起“富硒”牌,围绕富硒开发系列产品,叩开了“绿色、有机、富硒、高原”的特色农畜产品大门。
硒都荣耀接踵而来。2017年6月8日,在第四届中国富硒生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十大富硒榜颁奖盛典上,平安再度荣膺“中国十大富硒之乡”称号。在全国设施延后葡萄评选活动中,平安区富硒设施红提葡萄种植基地选送的“美人指”葡萄获得金奖,“红地球”和“矢富罗莎”葡萄分别获得优质奖,有效提高了平安区设施葡萄的知名度。平安区被推选为“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富硒平安,越来越被外界认知。如今,在平安的大街小巷、村社院落,“富硒梦”在这里越来越触手可及……平安正在实现由传统农业向功能性、生物农业的破茧蝶变,彰显出区委、区政府的改革决心和海东顶层设计的强大动力。
园区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近年来,平安区依托富硒资源优势,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推广,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农业发展活跃涌动。
2011年,青海环宇富硒食品有限公司瞄准商机,决定借助平安富硒土壤资源,进行富硒农产品深加工产品研发。通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现占地30亩,拥有76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建成年产2000吨“富硒蒜酱”生产线1条、年产600吨“硒土豆”薯条生产线1条。在建年产100万瓶“富硒黑蒜精华液”生产线1条及在建年产3000万杯“雀麦轻饮”富硒燕麦固体饮料生产线1条。所有产品已与中国中商北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各大中型超市进行销售,部分产品出口日本。预计2018年公司销售额达到8000余万元。
长期承担编制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赵桂慎博士认为,平安区发展富硒农业首先要实现从富硒农业向富硒产业的全面转型,以全产业链模式打造富硒产业,使富硒农业产业成为带动平安区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园区是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从最初设计之初,平安富硒农业示范园从“零”起步、突破跨越,坚持“科技支撑、项目带动、规范管理、打造品牌、提质增效”的方针,做成了“五大产业链”:即富硒禽蛋产业链、富硒大蒜产业链、富硒马铃薯产业链、富硒燕麦产业链、富硒牛羊肉产业链;建立起“八大生产基地”,即:富硒果蔬生产基地、富硒饲草种植基地、富硒马铃薯种植基地、富硒牛羊肉生产基地、富硒禽蛋生产基地、富硒大蒜种植基地、富硒金丝皇菊种植基地、富硒苦荞种植基地。
同时,平安区稳步扩大畜禽养殖规模。着力构建饲草、禽蛋、生猪、肉羊肉牛和奶牛五大生产基地。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民”的经营模式,培育养殖基地、拓宽营销渠道,逐步形成小群体、大规模、区域化的畜产品产销新格局。
一家家企业落户平安,一个个产业变大变强。
富硒薯片、蒜酱、燕麦片、禽蛋、牛羊肉、金丝皇菊、苦荞麦……这些极具竞争力的富硒产品正承载着平安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期望,走南闯北,俏销四方。
“种的好”,更要“卖的好”。平安区积极组织企业通过展会、电商、直销店等形式销售富硒食品,多轮驱动,叩开了市场的大门。园区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多方面结下累累硕果。数据显示,2016年,园区累计完成投资44106万元,同比增长8.29%,完成率100%。其中,园区农业总产值达32001万元,同比增长11.6%,完成率100%。农业产业增加值达17982万元,同比增长10.4%,完成率102%。
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随着“五大富硒产业链”的打造,平安区富硒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7.4万亩。白沈沟、金阳光、金吉三个富硒农业示范园累计完成投资3.7亿元,实现产值2.3亿元。富硒产业链带动全区2000多户6000多人实现就业。
一连串数据印证了富硒产业园区一路走来留下的坚实发展的铿锵足印,一个“高原、健康、生态”的示范区正向人们走来。
高原富硒农业还看平安
借助全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难得机遇和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平安区倾力打造“高原硒都、健康平安”的城市名片,富硒产业已然成为带动平安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羊角蜜、黑菜瓜、多肉花、箭舌豌豆……这些以前海东人没有见识过的富硒果蔬如今在平安大地开花结果。
曾经在高原农业有过多次创举的平安农业,随着撤县设区的推进,无论从城镇综合承载力、产业集聚区吸纳就业能力,体制机制创新、社会文化建设,抑或现代农业发展,也已具备了富硒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在位于张家寨青海金阳光现代农业示范园,记者看到,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以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工厂化脱毒育苗馆、名贵花卉馆、精品蔬菜馆、四季瓜果馆等智能联栋温室展馆为重点,全力打造“沿湟现代农业百里长廊”的示范亮点工程。
为持续发展后劲,平安区在现有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壮大培育果蔬、油菜、金丝皇菊、苦荞麦、饲草、大蒜、马铃薯和燕麦种植基地。平安区农作物种植面积达28万亩,向着建设全国富硒产业高地,实现果蔬进超市、走高端、均衡上市、优质优价的目标扎实迈进。
2017年,平安区继续加大园区建设。围绕富硒产业发展,平安区按照“两年强基础,三年显雏形,五年成园区”的建设思路,着力加快富硒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基地建设步伐,建设投资2.55亿元的给排水、电力、道路、燃气等基础设施,积极引进加工、营销、研发企业入驻园区,逐步将其打造成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园,全力打造“五大富硒全产业链”。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实现适宜平安区稳产、高产的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15.3万亩。着力抓好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完成300座冬暖式温室提档升级,引导企业和农户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充分利用全区25处农作物高标准示范基地,种植富硒蔬菜2万亩、油菜7万亩、马铃薯8万亩、大蒜1000亩、苦荞3200亩、金丝皇菊200亩。大力推广优质燕麦等饲草种植,建成5000亩牧草良种繁育基地1处,年内种植优质饲草12万亩。建立全膜覆盖富硒蚕豆栽培技术示范基地500亩,脱毒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1.6万亩。支持青海三合晟农业有限公司建设油用牡丹、百合种植基地1000亩,将其打造成平安区又一特色种植基地。全力实施好富硒葡萄汁、果蔬片、燕麦片、苦荞茶、金丝皇菊茶、黑蒜精华液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年内实现批量生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富硒产品打造成中高端消费者需要的健康、绿色、有机食品,提高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
做大做强规模养殖。突出富硒鸡蛋和肉羊两大产业发展,兼顾生猪和奶牛产业,加大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力争建成现代生态牧场2个、家庭牧场100户。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不断扩大绿雏、民乐、佳隆、天元养殖规模,实现富硒鸡蛋存栏13万只,努力把富硒鸡蛋打造成为全省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拳头产品。积极支持、引导条岭生态牧场与三角城种养场合作,将其打造成我省东部农业区重要的细毛羊扩繁基地。重点抓好绿雏富硒蛋鸡养殖屠宰加工项目,实现年养殖加工土鸡10万只,支持金阳富硒生猪屠宰加工冷链配送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尽快形成年屠宰加工生猪3万头的能力,填补海东生猪屠宰加工空白。
着力打造富硒品牌。安排富硒产业发展经费1000万元支持产业发展和品牌打造,积极在“走出去”和“请进来”上做文章,积极鼓励富硒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制定出台平安区推进富硒产业创新发展奖励办法》,年内新增富硒品牌企业2个,开发新产品5种以上,新增省级著名商标1-2个。
平安富硒产业大有可为
我们应该看到,平安不但有天然富硒资源优势,还许多其他富硒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2016年,青海省富硒资源应用研究中心已完成全区内共抽样213种产品进行抽签,其中,达到富硒标准的68种,足硒标准的83种,含硒标准的19种。绿雏蛋鸡、环宇蒜酱、芳谱菜籽油、金阳生猪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安驿”、“圣粞”两个富硒产品跻身省级著名商标序列。“高原硒都·健康平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在高原大地传播开来。
为了打造富硒产业,平安区充分利用富硒这块金字招牌,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平安区领导多次带着富硒菜籽油、富硒燕麦、富硒牛羊肉等平安特色产品赴北京、香港、深圳等地,参加各类国际富硒产品交易会,推介平安富硒品牌,以产业链招商。在不断培育和引进农产品种养基地的同时,规划了富硒生态文化产业园,形成种养原料加工的产业链接。占地2000多亩、投资近9亿正开工建设的“富硒文化产业园”,给平安区富硒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大本营”,将引领富硒产业走上一个高速发展之路。
目前,平安区富硒产业正朝着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向迈进。谈起富硒产业的发展,各合作社及企业均表示将扩大种植规模,做“精致农业”,延长产业链条。
到2020年,平安区将以富硒主导产品的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和富硒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发展富硒鸡蛋、富硒果蔬两大重点产业,及富硒高原牛羊肉、富硒燕麦、富硒马铃薯、富硒紫皮大蒜等主导产业,培育富硒沙棘、富硒藏茶及富硒蛹虫草等特色产业,建设千亩以上的富硒生产示范基地20家;重点建设集生产、加工、研发、贸易于一体的全国知名的富硒产业集聚区,引进30家以上富硒加工企业,培育3-5家区域知名品牌,培育1-2家上市公司……
作为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谭见安被公认为“中国硒资源研究之父”。他认为,海东市平安区是一块富硒宝地,要想进一步发展富硒产业,就要把富硒农业产业看作是一种循环经济来发展,同步发展,统筹考虑,做大做强硒主导产业,逐渐转型升级各领域的产业。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胡小松说,平安区发展富硒农业是一条很好的产业发展之路。平安区必须要利用青藏高原的独特资源优势,把生态高地变为资源高地,让平安富硒产品独树一帜。
借富硒巧打精准扶贫牌
伴随着脱贫攻坚战嘹亮的冲锋号,富硒资源为平安区打造特色农业、实现精准扶贫战略指明了方向。
今年以来,平安区上下联手,多方联动,借资源优势助推农户脱贫。在立足资源优势,合理进行区域布局的同时,着力打造“中国高原超净富硒区”和“中国高原富硒养生区”。
政府通过技术培训、建基地、树典型、摆样板,推动了平安富硒功能农业产业扶贫大发展,真正起到了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重点培育实施了串珠刺绣、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殖等一批带动范围广、能力强、增收效果明显的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持续提升脱贫村的综合实力,为贫困户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实现贫困户稳定持续增收。
平安区还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开发乡村风光、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生态旅游为重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探索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与促进贫困农户增收的共赢模式,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未来五年内,平安区将继续推进富硒产业创新发展,按照“两年强基础、三年显雏形、五年成园区”的发展思路,打造2000多亩的富硒产业园,着力建设集管理服务、检测研发、博览体验、商贸物流、精深加工、电子商务、示范引导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产业园区,为更多人提供就业岗位,为“高原硒都·健康平安”添彩。
海东市平安区富硒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周起福说,未来,平安还需要更多的后续“组合拳”,比如品牌的打造、市场经纪人培训、市场宣传引导、后续资金解决、销售渠道畅通、供货方的稳定发展等都需要下一步更详细、更精准的策略持续发力。这些工作综合协调好了,富硒农业就能给农民带来更持久的高收益,农业发展也会进入新阶段。打好这些“组合拳”,需要决策者在认识和判断上永远超前一步。
富硒产业,这个强区富民的朝阳产业,在这片神奇的“硒”有之地,如一轮破云而出的红日,正在平安大地上冉冉升起。(责任发布:谭晓艳(实习))